從整個光伏產業鏈來看,電站運維排在最后一個環節,但這個環節對發電量影響不可小覷。我們知道,對電池、組件企業而言,提高1個百分點的發電效率難比登天,需要投入的技術研發成本動輒以億為單位計量。但如果在運維環節存在不規范、不專業的操作,損失系統1-2%的發電量,可就太容易了。
專家表示,通信逆變器不僅是發電基站的心臟,也是發電基站的喉舌。如果發電基站任何一部分出現故障,都會通過逆變器告訴運維工作者。從這個角度看,尋找一家擁有逆變器研發、生產經驗的企業做運維,似乎是上上之選。
逆變器屬于高度集成化產品,開放程度有限,各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設計,維修時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,擅自拆機、更換零部件可能導致發電不穩定,影響電能質量和電網安全,存在被限電的可能。如果維修單位工藝落后,還會出現防護等級不達標、壽命縮短等情況,給電氣安全留下隱患。
如果逆變器的內部核心零壞掉了,核心零部件很難在市場上買到,如果碰到企業自制件,尋找替代品也更加困難。此外,非專業人員對局部(如控制模塊、功率模塊、冷卻模塊)進行維修時,很容易‘牽一發而動全身’。
據某分布式逆變器生產企業透露,他們從不會當著客戶的面維修,即使已經過保,也遵循同樣的原則,所有故障產品一律替換下來,運到總部統一處理。至于其他企業的逆變器,維修相當于重新設計系統,其成本不亞于零基礎生產一臺逆變器,根本沒有價值,也無法提供任何保障。
另幾家企業的態度也非常明確。無論網點維修、運回總部還是替換模塊,無論在保還是過保,大家都不愿承擔其他品牌逆變器的維修工作,更不愿讓其他人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產品。“就像你說的那樣,這臺逆變器散熱存在很大問題,甚至有起火的風險。到時候大家看新聞,上頭條的是我,不是他!”一位逆變器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不滿地說。
不專業的逆變器公司可能給發電站帶來傷害很大,所以,再選擇逆變器廠家時,一定,一定要,全方位了解。